從在國內上市銷售的第一臺4K電視開始,到今年12月份為止,4K電視的銷量一步一步在增加,更多的品牌、更多的系列以及更多的產品豐富著4K電視的產品線。不過,該類產品從剛上市售價高達20多萬到現在不足7000元,4K電視市場份額的提升速度并沒有與價格下降的速度所持平。對于4K電視的普及,可能我們之前說的最多的就是片源問題。為此,電視廠商、內容供應商等等各方面也都一直在不斷努力,雖然現在看來可能還效果甚微,但總體走勢比較樂觀。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其實在4K電視的普及道路上,除了片源,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大屏4K電視價格過高 從目前市場中來看,對于4K電視產品,絕大多數消費者都一直還處于觀望態(tài)度,究其原因只有一個字:貴!當然,雖然目前市場中也出現了一些低價的4K電視機型,但是這些低價產品多為小尺寸機型,在顯示效果上其實并不能完全體現出4K超高清分辨率的水平。因此,面對著那些確實也“物有所值”的昂貴大屏4K機型,“囊中羞澀”成為了許多朋友的第一感覺。如索尼65英寸4K電視KD-65X9000A目前官方報價34499元、三星55英寸4K電視UA55F9000AJXXZ官方報價29999元、創(chuàng)維50英寸4K電視50E8EUD報價也在萬元左右……雖然除了雙11及雙12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以外,幾乎所有的大屏4K電視在價格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依舊比同品牌、同尺寸的全高清電視價格高很多。再加上當前4K影片匱乏,這樣的價格成為了4K電視普及之路上第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用戶接受度不高 我們承認,4K電視的高分辨率及大尺寸設計是市場的熱點,也確實能夠為觀眾帶來視覺提升。那么為什么會存在用戶接受度不高的問題呢?實際上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部分國內廠商操之過急,希望借助一些小尺寸低價產品來把4K概念強加于消費者頭腦中。我們在市場中看到,一些價格明顯低于平均主流水平的4K產品往往都采用了40寸左右的小尺寸規(guī)格,而我們先且不說這些產品本身的刷新率是否足夠高?LED燈管的壽命是否足夠長?內置的揚聲器是否能夠確保影音體驗得到滿足?就其最關鍵的實際視覺體驗就要大打折扣,與大屏幕的主流4K機型有著天壤之別。這樣一來,許多朋友買回家的小尺寸4K電視實際上與全高清電視效果相差無幾,更是造成了對4K概念的模糊。 電視周邊設備匱乏 除了4K電視價格、用戶接受度之外,4K電視的發(fā)展與其周邊也有著很大的關系。許多人認為,4K電視的周邊設備花錢不就可以買到嗎?其實不然,電視的發(fā)展依靠整個產業(yè)鏈的發(fā)展,4K電視的升級也帶動著整個產業(yè)鏈的改革。但目前對于消費者而言,在擁有4K電視之后,可以選擇的周邊設備卻寥寥無幾。例如,由于每部4K影片的尺寸都要在100GB以上,很明顯之前承載高清電影的藍光光盤無法較好的存放4K內容,而當我們擁有一臺4K電視后,用哪種載體存放4K影片?而又用哪種播放器能夠很好的解碼4K影片?這些也都成為了擺在4K電視面前的難題。雖然我們也不時在新聞中看到過一些解決方案,例如索尼的FMP-X1等產品,但其約合4300元人民幣的價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有些遙遠,讓人有些“望塵莫及”。 廣播行業(yè)支持力度不夠 除了上面所提到周邊設備的匱乏以外,4K影片在播放過程中廣播電視行業(yè)的更新換代也成為4K電視普及最缺乏的動力。我們說,電視廣播行業(yè)需要完成對4K節(jié)目的錄制、編輯處理、傳播等多個方面工作,但這些工作都需要相關的4K設備來支持,雖然我們近期許多的新聞中也看到,如英國天空電視臺就使用4K“超高清”技術直播了一場英超比賽,成為英國首個提供4K電視直播的服務商;索尼聯合國際足聯宣布,繼去年夏天的聯合會杯之后,2014年的巴西足球世界杯決賽將被拍攝成4K信號等等消息,但或許拍攝的設備問題好解決,而如何傳輸到觀眾的家中,又成為了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目前國外4K電視臺支持的4K節(jié)目傳輸的方式簡單言之,是先將4K內容拆分成4個獨立的內容并由4個不同的通道進行傳輸,到接受端之后再進行匯合。而對于國內來說,高清信號傳輸的問題才剛剛勉強得以解決,想要普及4K,顯然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戰(zhàn)。 除了片源,4K電視周邊設備、4K電視節(jié)目建立、優(yōu)秀的用戶感受、實惠的價格等等問題都成為了當前4K電視普及道路上的一些溝溝坎坎,雖然目前業(yè)界各個方面都在針對這些問題著手解決,而且有些已經逐漸成效,但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仍然還是希望速度能再快些,這樣我們就能離4K更近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