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陰路的夏天 于 2018-3-7 19:51 編輯
魔白盒cm101s備份系統(tǒng)system文件及其他各分區(qū)文件的方法,自己瞎摸索的,僅供參考。 ttl連接盒子跟電腦,打開SecureCRT,連接方法請尋找論壇其他帖子 我的盒子存放分區(qū)文件的位置是 /dev/block/platform/hi_mci.1/by-name,部分盒子可能不是這個位置,還需要自己尋找。 通過命令:cd/dev/block/platform/hi_mci.1/by-name進入這個目錄 輸入命令:ls可查看文件夾下的內容
1.png (57.66 KB, 下載次數(shù): 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15 21:58 上傳
然后輸入命令:ls –l可查看到文件真實所在目錄
2.png (152.13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15 21:58 上傳
這時候就可以備份這些個文件了,插入U盤到機頂盒U口,鍵入備份命令將分區(qū)文件備份到U盤。 比如備份system的命令是:dd if=/dev/block/mmcblk0p15 of=/mnt/sda/sda1/system.img 然后備份其他文件就需要替換命令左邊的文件目錄和右邊的文件名字。 接下來把其他文件的備份命令貼出來供參考: system:ddif=/dev/block/mmcblk0p15 of=/mnt/sda/sda1/system.img fastboot:ddif=/dev/block/mmcblk0p1 of=/mnt/sda/sda1/fastboot partition:ddif=/dev/block/mmcblk0p2 of=/mnt/sda/sda1/partition recovery:ddif=/dev/block/mmcblk0p3 of=/mnt/sda/sda1/recovery deviceinfo:ddif=/dev/block/mmcblk0p4 of=/mnt/sda/sda1/deviceinfo baseparam:ddif=/dev/block/mmcblk0p5 of=/mnt/sda/sda1/baseparam pqparam:ddif=/dev/block/mmcblk0p6 of=/mnt/sda/sda1/pqparam logo:ddif=/dev/block/mmcblk0p7 of=/mnt/sda/sda1/logo fastplay:ddif=/dev/block/mmcblk0p8 of=/mnt/sda/sda1/fastplay boot:dd if=/dev/block/mmcblk0p9of=/mnt/sda/sda1/boot misc:ddif=/dev/block/mmcblk0p10 of=/mnt/sda/sda1/misc userapi:dd if=/dev/block/mmcblk0p11of=/mnt/sda/sda1/userapi hibdrv:ddif=/dev/block/mmcblk0p12 of=/mnt/sda/sda1/hibdrv qbflag:ddif=/dev/block/mmcblk0p13 of=/mnt/sda/sda1/qbflag qbdata:ddif=/dev/block/mmcblk0p14 of=/mnt/sda/sda1/qbdata cache:dd if=/dev/block/mmcblk0p16of=/mnt/sda/sda1/cache swdb:ddif=/dev/block/mmcblk0p17 of=/mnt/sda/sda1/swdb userdata:ddif=/dev/block/mmcblk0p18 of=/mnt/sda/sda1/userdata 每輸入一條備份命令,稍等即可看到紅框的提示,即表示這個文件備份完成。可進行下個文件的備份,有的文件很大的話可能需要等很久才會有這個回饋,需要耐心等待。
3.png (60.46 KB, 下載次數(shù):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15 21:59 上傳
查看U盤備份文件的命令是先進入U盤目錄,命令是:cd /mnt/sda/sda1 然后查看U盤目錄下的文件,命令還是:ls
4.png (12.05 KB, 下載次數(shù): 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4-15 21:59 上傳
按照這個套路就可以把各個分區(qū)文件都備份到U盤里。 備份之后方便刷機不滿意,可以用hitool燒寫這些分區(qū)文件回原廠系統(tǒng)。
|